據(jù)李旭秋老人回憶,最早期六堡茶還需在廣州再加工,之后才發(fā)往港澳南洋等地。但以李旭秋老人懂事并有記憶開始,他記得整個制茶工藝已經(jīng)全在六堡完成,所有工序都在當?shù)刈龊?,六堡茶在廣州就僅僅是分裝或改換包裝后,即被轉(zhuǎn)銷他處。
很多資料顯示,抗戰(zhàn)前后六堡茶在香港市場很受歡迎,也頗有口碑。據(jù)一位黎姓香港的老人回憶,當年,一有六堡茶從“上面”運到茶行,老板往往會做個大招牌掛在門口寫上“新到六堡茶”等字樣招攬顧客,而有的茶莊則在門口兩側(cè),也有在騎樓外面兩根磚柱上寫上大大的“陳年六堡茶”字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常可看到一些茶莊用“正宗蒼梧六堡茶”做大幅廣告,以示正宗??梢姰斈炅げ璧氖軞g迎程度。
“茶船古道”之花尾渡
無動力的花尾渡前面是一個拖頭。這種花尾渡是比較漂亮的。
家父彭耀光對那時候西江航運相當熟悉,據(jù)他回憶,西江河道的運輸,一直以來以梧州到廣州的居多。以前,在梧州廣州之間對開的花尾渡約有七八艘之多,幾乎是每天都有一艘以上的花尾渡開出。
花尾渡是西江水域特有的一種很有特色的大型樓層式木質(zhì)客貨混載船,花尾渡本身沒有動力,一般須靠拖頭拉行?;ㄎ捕纱w很大,底層一般作貨艙,上面是統(tǒng)艙,客艙在最上兩層。船中間的過道很寬,一字排開的木質(zhì)雙層“碌架床”分在船兩邊。
“茶船古道”之大火船
至于有部分要直接運銷香港的茶葉及其他貨物,則由梧州當時直通香港的大火船運輸。
據(jù)家父回憶,抗戰(zhàn)前,梧州已經(jīng)有三艘直通香港的輪船,分別是“廣雄”、“廣寬”、“廣英”號。由于是使用蒸氣機作動力,當時梧州人習慣稱之為“火船”。
這三艘船直接來往于梧州與香港,當時也基本能保證每天有船從梧州開往香港,從梧州集散的貨物以及沿西江裝載的貨物,一般情況下可以一二天內(nèi)到達香港,可見當時梧州水運之發(fā)達。
據(jù)梧州一位老茶人梁先生回憶,當時喝到的六堡茶多是從這些船上的人帶回梧州或六堡的人翻山越嶺來到梧州,才能得到,所以才會有“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現(xiàn)象。
據(jù)家父回憶,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38年底廣州淪陷后不久,這幾艘梧州直通香港的船便停止了運輸,其中“廣英”“廣雄”兩艘船一直滯留在梧州,其中“廣雄”號為免落入日軍手上,在日軍即將侵占梧州的1944年被鑿沉于火山(錦屏山)對開河面。
李旭秋回憶道,他很小的時候就聽祖母說過當時六堡茶供給香港的天順祥茶莊,當時的一些六堡的籮外刷有天順祥的“嘜號”。據(jù)一位老茶人回憶,當時運往香港的六堡茶葉除本地消費外,其余大部分運到馬來西亞怡保和吉隆坡一帶,再轉(zhuǎn)運到其他地方。
隨著上世紀五十年代公路的修通,特別是近年,一條新修的混凝土公路直通六堡鎮(zhèn),繁盛一時“茶船古道”漸漸沒有了往日的喧囂,而這條運送六堡茶的古老而傳奇的“茶船古道”卻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來源:廣西六堡茶網(wǎng)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